8月19日-21日,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十人高端论坛”在喀什大学开幕。本次论坛由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藏大学教育学院、齐鲁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与教育研究基地等共同发起。论坛汇聚了国内2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以及6家学术期刊的37名专家学者。中心万明钢教授、张善鑫教授、高承海教授应邀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与会代表发起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联盟”的倡议,明确联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构建教育共同体、打造资源聚集平台、深化理论实践研究、加强研讨交流,形成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凝聚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大教育”格局建设。与会专家从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脉络,探索各教育阶段及不同群体的育人规律与方法。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孙国明出席论坛,并期望通过会议提炼形成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可推广模式,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胡炜副司长通过视频致辞,就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四点期望:一是深化育人规律研究,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入脑入心;二是投身教育实践一线,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落地生根;三是丰富育人资源供给,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鲜活生动;四是创新育人评价体系,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精准有效。喀什大学党委书记丁邦文表示,期待与各高校、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矩阵,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贡献智慧。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与会的27位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了主旨报告,从历史、文化等多维度,深入探索各教育阶段及不同群体中的育人规律与方法。中心万明钢教授以“让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基于民族地区各民族合校混班视角的调查研究”为题作了首场主旨报告,报告结合前期调研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调研,指出了促进各民族学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最终目标,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张善鑫教授以“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框架与路径”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对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构建的相应思考;高承海教授以“语文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进行了主旨报告,报告结合在民族地区学校的调研,对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语文教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建议。会议还安排了学术期刊主编、主任的分享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的学术交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十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陈立鹏教授、喀什大学教科院余鹏教授共同发起与策划,得到了业界专家的积极响应与参与,计划每年举办一届,把论坛打造成交流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学术平台,打造成精品论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