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

发布者:张善鑫发布时间:2019-12-25浏览次数:1294

 铸牢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边疆地带,具有区域位置独特性、民族成分多元性、宗教信仰多样性等特点,故而边疆地区在地缘政治格局上具有 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发展中也占据显要的位 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 族工作会议中指出的,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保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习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的重要论断,再次强调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加强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关系到祖国统一、 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边疆地区在国家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在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与稳定发展的基础。研究者指出,目前 我国民族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诸 多挑战,比如敌对势力对我国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渗 透和思想渗透,经济民生发展失衡、公共安全事件 频发,逐渐引发群际心理冲突,此类事件严重威胁 到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推进。研 究者也在相应的宏观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夯 实经济基础,促进均衡发展,搭建意识形态安全平台,构建教育熔铸机制,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赵英指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成为纯粹的意识形 态教育,也不能成为片面的文字沙化主义教育,而 是多维途径摄入,自觉成为社会心理认同。

还有学者以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为例,认为少 数民族文学作品也是中华文化意识的重要载体与媒介,这些作品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与中华文 化相同的文化符号与理念,具有中华民族性,有利 于民族发展与民族团结。比如回族作品《煎饼花儿》、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等作品都是在 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 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 体、多渠道广泛宣传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 品,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正确 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 最终目的是要在国家民族工作实践当中铸牢各民 族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路径和策略问题。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古以来,为实现大一统局面,历代中央政府 均实施了灵活的民族政策,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借助民族政策被认知与认同,可见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 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把 民族感情和社会主义国家结合起来的创新政策, 制定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民族合作与互助,求得共同发展与繁荣。新时期,继续坚持与贯彻党的 民族理论与政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

在 2019 年 9 月 27 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创造 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 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 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义,确立了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 合我国国情,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上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 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 动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大团 结。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制度基础。

 (二)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 础在政治和思想上的表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培育与铸牢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之上。意识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生产关系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 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麻国庆认为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他指出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中,经济结构 对多民族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民族地区处于边疆地带,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力不 足,发展速度整体缓慢,与中东部的发展存在很大 差距。在推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我们不仅要 给予政策上的照顾,还要考虑少数民族社会如何 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更好地链接起来,所以必须 在少数民族与多数民族之间构成一种互相依存的 经济互补关系,坚持各民族经济共享、繁荣发展才 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键,也是利益纽带。如果民族地区或者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 距过于悬殊,会导致民族之间关系不和谐,也很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 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也是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笔者认 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策略之一,两者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还有研究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关键。弘扬传统文化,目的是为了加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并且意识到各民族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并行不悖。范君从文化层面指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 系是共在性、共生性、共意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秉承、基 本原则和文化方略。田敏以南宁市的民歌节为 例,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关键符号有助 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研究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并行 不悖、相辅相成的关系。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由自在状态转变 为自觉状态,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互嵌式 社会结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早由胡锦涛总书记在 2010 年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 议中再次明确指出: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此后,党中央又多次 强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与重要 性,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族工作确定了基本走向。

世界本就是多元与一体并存,中国亦如此。从古到今,中国经历了无数兼并战争,历经朝代更 迭与兴衰,各民族互相嵌套,谁也离不开谁,逐渐发展融合为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民族 互嵌式社会结构”,就是要打破民族结构与其他社 会结构的重合,使不同民族成员掺杂或嵌入到其 他社会结构中去,创造各民族接触与交往的机会,为实现民族交融创造社会条件。需要指出的 是,实现民族交融不是为了消除民族差异,而是为 了促进各民族相互接纳、吸收、包容,它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这种动态过程使各民族 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族际之间的接触与互动增多,不同民族的个体与群体相互渗入、彼此关联,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