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署名主要成果
发布者:张善鑫发布时间:2020-04-15浏览次数:148
序号 | 文章名称 | 作者 | 刊 名 | 日期 |
1 |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教师视角 | 安富海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12 |
2 | 论多元文化时代的西方国家德育 | 王兆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6 |
3 | 《明兴野记》与明初河州史事考论 | 胡小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6 |
4 | 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师生课堂互动的比较研究——以西北地区部分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课堂教学状况为例 | 王 鉴 | 教育研究 | 2011.9 |
5 |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 王宗礼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1.6 |
6 |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意识形态的创新 | 岳天明 | 学习与实践 | 2011.9 |
7 | 政治统治维持与蒙古文化扩张——元代百年蒙古新字教育运动考述 | 张学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5 |
8 | 西北多民族地区师生课堂互动的比较研究——以回族和维吾尔族课堂为例 | 王 鉴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5 |
9 | 教育信息化对民族教育发展影响的前后20年 | 杨改学 | 中国电化教育 | 2011.7 |
10 | 只有继续推进才会有新的发展 | 杨改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2011.7 |
11 | 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 基于甘肃W村的田野调查 | 杨宝琰 | 社会 | 2011.4 |
12 | 教师成长不可缺失的特质:反思性分析 | 张定强 | 课程·教材·教法 | 2011.5 |
13 |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问题研究 | 金东海 | 教育与经济 | 2011.2 |
14 | “农远工程”建设:观念的转变比条件的改善更重要 | 杨改学 | 电化教育研究 | 2011.8 |
15 | 幸福感:教育公平的人文取向 | 张善鑫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4 |
16 | 从赋权自治到能力建构: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新路向 | 滕志妍 | 外国教育研究 | 2011.4 |
17 | 当前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的机构类型差异——解读2010年斯隆联盟调查报告 | 熊华军 | 中国高教研究 | 2011.5 |
18 | 新西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与发展——从1998年《交互教育政策》到2006年《电子学习战略》 | 姜 峰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3 |
19 | 西北地区青少年精神信仰现状及特点 | 万明钢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3 |
20 | 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 刘丽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3 |
21 | 国产动画片:儿童观的分析与反思 | 龙红芝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1.3 |
22 | 建构主义视野中教师学习解析 | 赵明仁 | 教育研究 | 2011.2 |
23 | 社会转型与农村青少年基督徒的宗教信仰——以甘肃W村基督教群体为例 | 杨宝琰 | 宗教学研究 | 2011.1 |
24 | 甘肃省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07-2010) | 孙百才等 | 中国高教研究 | 2011.2 |
25 | 西方公民教育发展的时代展望 | 王兆璟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1.11 |
26 | 论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学派 | 王 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1 |
27 | 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从甘肃省的实证调查看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 | 孙百才等 | 中国教育报 | 2011.2 |
28 | 论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与途径 | 王 鉴 |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2011.10 |
29 | 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解释性 | 王 鉴 |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2011.12 |
30 | 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投入、心理感受与学业成绩 | 赵明仁 | 课程 教材 教法 | 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