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钢:别忽视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文化适应态度

发布者: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7-05-08浏览次数:1229

社会经济活动、就业、旅游、教育和城镇化促进了人口流动。有数以百万计的少数民族学生离开他们的家乡,到城市或内地学校学习。嵌入式社区建设、民汉合校合班使得各民族学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接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不同民族学生共居、共事、共学、共乐渐渐成为现实。

但是,民族间的交往并不是简单的相互接触,交往交流交融也不是每个个体线性递进、同步达到的关系。个体文化适应态度不同,会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

文化适应态度问题,指的是少数民族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主流文化接触。文化适应态度通常包括以下四种选择模式:一是同化模式——在强大的主流文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追求与主流文化接触,努力融于主流文化之中。二是分离模式——坚持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也避免同主流文化接触。三是整合模式——既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又成为大的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同主流文化保持密切接触,自如地在两种文化中转换。四是边缘化模式——无法保持自己的文化(环境不允许),同时又不愿与主流文化接触(因为受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歧视),这类人通常被称为“边缘人”。需要指出的是,文化适应在行为和社会生活的不同维度上是不平衡的,例如有人可能追求经济上的同化、语言上的整合、婚姻上的分离,等等。

假定有一个少数民族家庭从聚居区迁入内地大城市。父亲可能倾向于选择整合模式,因为他想进入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他迁入城市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此他学习普通话甚至还学习英语,同时他还同本民族保持密切的关系。而母亲可能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很难融入主流文化的社会活动中,只能和这个城市中其他的本民族成员接触,那么她采取的就是分离模式。这家的女儿很快就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她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与同龄的孩子交往,她更愿意选择同化模式。而这家上高中的儿子可能因为说话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生活习惯不同,被同学排斥,处在两种文化的边缘,最后采取了边缘化的模式。

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包含复杂的文化冲击、文化适应、心理压力与应激等变化,这些内在的心理变化是我们以往所忽视的。

边缘化模式中的个体必定要经历社会认同冲突带来的心理压力。同化模式表面上看虽是无冲突的渐进变化,其代价是文化的多样性消失,个体内心的冲突被掩盖了起来。分离模式中民族之间缺乏有效的接触,人们依然在传统的行为方式中,文化适应水平低、心理压力大。在整合模式中,个体行为在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个体能自如地在两种文化中转换,文化的多样性也得到了尊重和保持,个体的心理压力最低,是理想的文化适应模式。

边缘化模式在高中和大学生中比较常见。在主流文化中,母语的交际功能受到了限制,习俗和宗教信仰不能被主流文化接纳甚至受到主流文化的歧视。在边缘化模式中的个体悬浮在两种文化之间,既不能融入主流文化,又无法回到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常常处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状态,需要我们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