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钢: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发布者:张善鑫发布时间:2017-04-08浏览次数:750

在前不久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载体和方式,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特别强调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原则。

当前,民族人口的分布状态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成员走出传统聚居区,到内地求学、打工、经商,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民众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领域中的民汉合校、插班、混班学习等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

为什么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可以减少偏见进而改善群际关系?社会心理学认为,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就可能演变为歧视。心理学家提出的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群体之间的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有亲密的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基于这一假设,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世博会、奥运会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接触,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

通过接触减少偏见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首先,当具有平等地位的社会群体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标时,两个群体成员都会把对方看作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将他们归为刻板化的社会类别。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群体边界模糊化了,刻板的群体分类减弱了。其次,随着群体成员的进一步接触,他们把外群体个体的积极特征看作是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接触的积极态度也会泛化到整个群体。最后,不同民族群体基于平等地位、共同目标、合作和制度支持,不同民族成员将他们重新置于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群体之中,或具有了一个新的共同身份,彼此都视为同一个群体的成员。比如,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同一所学校的校友、同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或国家的公民。交往交流交融不是把少数民族“融”没了,而是让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各民族共有、共赏和共享。

接触可以减少偏见的心理机制是,不同民族群体的接触,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减少对群际互动的消极期待;个体感知到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共同性,降低群际焦虑水平,实现相互共情和观点的相互采纳。由此可见,交往交流交融能够促进民族团结有坚实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加强民族团结,培育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是各民族之间平等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方式则是不同民族学生共居、共事、共学、共乐。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多,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