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期(总第34期)

发布者: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6-03-20浏览次数:502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编          2010年11月25日
中心举办“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
近一个月来,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本期《工作简报》摘编其中三次学术报告,以促进全体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科研与学习。
王嘉毅教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研制过程与主要内容
10月14日下午,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学术活动月的首场报告,邀请学校副校长、中心专职研究员王嘉毅教授参加活动并为中心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研制过程与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报告。
报告中,王嘉毅副校长根据自己参与《纲要》的研制过程,详细介绍了《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并有针对性的讲解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和发展对策,特别介绍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导原则、建设目标与重大举措。他强调指出,作为西北较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机构,全体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要抓住机遇,认真学习《纲要》,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多进行西部地区教育政策和体制建设的研究,为服务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王鉴主任在总结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后十年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组织研究生和中心研究人员对《纲要》的深入学习,要使大家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引起关注,并认真领会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战略,不断拓展新的专业研究方向和领域,促进中心学科建设、研究水平的提高。
万明钢教授:寻求最大公约数——公民教育为基础的民族教育理论探索
2010年11月2日,学校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万明钢教授在6楼学术报告厅给中心全体研究人员和师生作了题为“寻求最大公约数——公民教育为基础的民族教育理论探索”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万校长结合当前社会价值多元、信仰多元、信教群众剧增的社会现实,提出如何解决各族群结构性的差异?如何管理民族事务等重大理论问题?认为现行的民族政策中很多优惠政策只是针对某个少数民族整体,重视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忽略了一个民族内部的差异。认为应该思考民族教育中这些基本的理论和问题。
报告中万校长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发,指出各种社会理论都试图以构建所谓“完备行学说”的企图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的弊端,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寻求“重叠共识”解决社会问题的必要性。认为建构被公民认可的政治观念,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即政治正义,就是初步的“重叠共识”。指出自己提出的“寻求最大公约数”,就是在寻求共识。报告同时他还强调了在公共领域面对生活世界人人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对话的这种交往理性与重叠共识的意义,并倡导就我国民族事务、民族关系、民族教育开展讨论,通过对话达成重叠共识。报告认为寻求公约数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应该成为全体社会公民都拥护的社会事业。就“寻求公约数”的路径和方法而言,报告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从对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的审视中,认为生活世界的回归,就是在重建交往理性。在对认为公民的国家意识是公民的身份标识,公民身份就是关于人的最大公约数。
万明钢教授在报告中最后指出,民族教育不是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也不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是对全体公民在政治正义原则的基础上在公共领域中有关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的公民知识和公民德行的教育,是针对全民的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还对民族团结教育、公民德行的基本特征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整个报告深入浅出、观点独特,对民族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使聆听报告的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学术洗礼,对整个学术界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王鉴教授: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变革
2010年11月17日晚,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鉴教授在6楼学术报告厅给中心全体研究人员和师生作了题为“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变革”的学术报告。报告从关于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方法变革与课堂生活重构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
王鉴教授在报告中认为关于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教育与自我教育、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和教育准备说和教育过程说这样三个基本理论。认为这些理论探讨的实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对“以教育者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方法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报告引经据典,总结了“以教育者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方法的要点和特征。认为“以教育者为中心”教育方法的内核是:教学有法、教亦无法,教无定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要废止注入式,实行启发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方法的内核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多元化的发展。
王鉴教授在报告的最后提出了教学方法变革与课堂生活重构的理论问题。认为教学方法变革的实质是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过一种什么样的教学生活,当然绝对不是穿旧鞋,走旧路,也不是穿新鞋,走旧路,而是穿新鞋,走新路。课堂生活的内涵是要以日常生活世界为课堂生活的基础,以现实生活世界作为课堂生活的源泉,最根本的是以专业生活世界作为课堂生活的核心。在报告中指出课堂生活变革的教学方法变革的具体策略是:1、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开展教学方法变革,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合作、探究、实践参与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还要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发展。课堂教学过程其乐融融,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学效果最佳最优,这才是对以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的课堂生活的生动描述;2、反映社会生活,促进教学方法变革,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联系社会生活,而且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动的社会生活之中;3、把握专业生活世界推进教学方法变革。认为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恪守应有的规范与秩序,但又不受制于这些规训,而是灵活地创造符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规范与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打破唯专业世界是从的理念,融日常生活世界与社会现实世界于专业生活世界为一体。
整个报告理论与实践结合、风趣幽默,将教育方法发展的理论问题和课堂教学方法变革的实践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深受聆听师生的一致好评。

报内部:相关校领导、学校社科处、民培中心、中心各主任,中心各专、兼职研究人员
报  送: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社科委秘书处办公室、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各有关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教育厅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处,甘肃省财政厅办公室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              2010年11月25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