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期(总第7期)

发布者: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5-12-16浏览次数:472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工作总结简报
2004年12月,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被教育部审批为第5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于2005年来说,无疑是基地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管理办法和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基地的主要工作。一年来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紧紧围绕基地凝练的三个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的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基地研究人员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主要有:王嘉毅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与“两基”攻坚跟踪研究》;万明钢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宗教与现代学校教育发展关系研究》项目以及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李定仁教授主持的《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王鉴教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研究》(年底已经顺利结题);杨改学教授主持的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项目——《甘肃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模式与效益研究》;蔡宝来教授主持的《甘肃省民族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及《甘肃省贫困县实现小康社会的教育需求分析研究》;芦平生教授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陈青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研究》;王宗礼教授主持的甘肃省省委统战部重点课题——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思考;周爱保教授主持的甘肃省教厅科研项目——《青少年网络成瘾预警指标的构建与戒除“网瘾”对策研究》;杨军副教授主持的《甘肃省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等。
这些在研项目,一部分正在顺利推进,一部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5年8月,由中心主任万明钢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增俊教授主编的《教育人类学教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外,由中心主任万明钢教授,常务副主任王鉴教授主编的“多元文化与西北民族教育研究丛书”于12月25日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研究中心在民族教育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科研成果。该套丛书共7部,全由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编著。包括万明钢主编的《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王鉴、万明钢合著的《多元文化比较教育研究》;李定仁主编:《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研究》;吕国光、王嘉毅主编:《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王兆璟、王春梅主编《多元文化与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张学强主编:《明清多元文化教育》;杨军著:《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另外,陈青教授的科研项目《民族体育跨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了专著——《西北民族体育文化》一书,该书将在2006年5月前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学术交流
中心在努力搞好基地科研的同时,也积极承办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中心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在2005年,中心主要承办(组织)了以下的学术交流活动。
1、精心筹备、组织和总结了“全国民族教育高层论坛”。
“全国民族教育高层论坛”是基地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性的、高规格的学术研讨活动,受到了中心、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论坛邀请到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铸,国家民委科教司副司长赫英杰,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哈经雄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圣敏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滕星教授,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副主编宗秋荣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诗亚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张海洋教授。本次论坛上,哈经雄教授、杨圣敏教授、滕星教授、张海洋教授以及张诗亚教授等国内民族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了大会主题发言。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活动中,与会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政策问题;少数民族教育价值定位问题、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几个主题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使与会者深受启迪和鼓舞。在会后的民族教育考察中,专家、学者结合实际为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2、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为提高学术研究的层次,提高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中心也积极选派研究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心主任万明钢教授于今年4月赴欧洲进行教育考察活动;中心研究人员刘旭东教授6月赴西班牙、法国考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研究人员许洁英副教授9月—11月赴香港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中心在积极鼓励研究人员“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将一些具有研究特长的知名研究人员“请近来”。中心今年继续聘请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专家、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前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主席和前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主席、罗塞尔·佛·斯达克大学教授,詹姆斯·艾·班克斯(James·A·Banks)博士教授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10月9日,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杰弗·威特教授一行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利民代表学校为杰弗·威特教授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特聘其为教育学院和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日前,香港非政府组织“活知识立群社”社长许国辉博士申请来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并以“中心”名义从事“田家炳博士活知识信息中心——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计划”的实施工作,并表达了良好的合作意向。目前中心正在积极协调、落实许国辉博士来中心开展研究工作的具体事宜。
3、积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心开展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
2005年,中心共邀请知名学者来中心开展高水平的讲座10余次。这些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办公室主任王定华博士、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杰弗·威特教授等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咨询服务
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就本着为民族教育服务、为西部教育服务的宗旨,力争为当地和西部省区的教育发展献言献策,2005年,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中心积极为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工作。
    基地建立以来,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向相关的部门提供咨询报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研究成果能尽快的转化。2005年,研究中心共向各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报告5份。其中万明钢教授的《“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王鉴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问题研究》、《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研究》、王嘉毅教授的《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等多篇咨询报告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一致好评价。
2、中心积极为大型国际援助项目提供咨询服务。
中心承担了“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和“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咨询服务工作。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和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是近年来在甘肃实施的最大的外援项目,项目从实施前期的基线调查、中期的阶段性评估以及终期总结报告都是在中心研究人员王嘉毅教授和吕国光副教授的主持下完成的。这些咨询报告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提高了项目实施的效益。受到了项目办外籍专家和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3、中心积极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提供服务。
中心研究人员安心研究员连续5年和甘肃省高教会合作,出版了各个年度的《甘肃高教发展蓝皮书》,为甘肃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受到了高度评价。中心研究人员杨军副教授于2005年7月申请到省级项目——“甘肃省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问题的研究”,该项目旨在对甘肃省在全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以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现状、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期为甘肃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四、人才培养
中心在积极做好科研项目的同时,也按照教育部门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教育学院原有学位点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又在教育学原理专业增开了教育人类学方向,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上新开了多元文化教育方向,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2005年9月,中心招收西北民族大学藏族问题研究骨干傅千吉副教授作为中心的博士后科研人员来中心开展研究工作。大大拓宽了中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
五、硬件建设
2005年是中心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心在加强软件建设的同时,也着力完善中心硬件设施的配套和建设。一年来,中心主要做好了如下主要工作:
1、加强中心资料室建设。图书资料是研究人员必备的硬件,是任何科研工作开展的基础。今年中心资料室共新购进图书500余册。征订各类期刊达120余种,共计图书接近6万余册,有力的支持了中心的各项科研工作。
2、做好中心网页日常维护。中心网页是中心对外交流的窗口,为了及时将基地工作信息对外传播,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今年中心积极搜集有关资料,对基地的网页进行了及时改版、更新以及日常的运行和维护工作。通过网页将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上传,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