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4期(总第10期)

发布者: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5-12-16浏览次数:429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2006年4月3日,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了2005年度基地重大项目之一——《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主任万明钢教授主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鉴教授、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王嘉毅教授、李定仁教授、张学强教授、金东海教授及中心兼职研究人员胡小鹏教授、王宗礼教授、芦平生教授、陈青教授、孟凡丽教授和中心行政副主任李光华、办公室秘书张善鑫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中心兼职研究人员新疆师范大学孟凡丽教授向与会人员作了由其中标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度重大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本期工作简报摘编孟凡丽教授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选题意义
1.经济发展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对教育的挑战
20世纪后半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全球一体化进程。绝大多数国家都要面临“国家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如何维护国家政治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满足弱势族群的诉求,是全球化背景中民族国家教育发展不得不思索的重要课题。西方国家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校这一正规教育场所里采取了以下做法:即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留有学习当地和地区文化的时间。这并不仅仅是要设置什么乡土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应如何体现多元文化观念?应具备什么样的课程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来处理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负责、学会合作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尤其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建设如何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文化价值选择,使一体与多元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是极富挑战的课题,也是课程理论工作者必须尽快着手研究的全新课题。
2.课程决策、管理体制的变革为课程在一体与多元之间保持必要张力,提供了课程空间和制度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单一的国家课程或地方、学校课程决策模式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各个国家都承认,单一的国家课程决策模式或地方、学校课程决策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两种课程对学校都有特定作用。我国的课程管理制度,体现出高度统一的特点。造成了我国中小学教育“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逐渐暴露出课程发展不适应地方及不同文化背景中教育发展需要的端倪。
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与需求,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逾一亿,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均在100万以上,这些地区形成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那么,如何实现各民族文化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帮助少数民族既保持这些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又能使他们顺利实现民族现代化。长期以来,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鲜明特点就是协调、处理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在坚持尊重、保留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遗产,发展各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进步性基础上,努力促成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可以说,地方课程的开发将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现教育的特殊性提供广阔的平台。与此同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可为深入探究地方课程诸多理论问题提供新的切入点。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上,对地方课程的特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发展地方课程的理论,从一个侧面填补地方课程系统研究的空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作出贡献。
2、实践上,通过个案分析、参与观察、访问、座谈、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予以关注,并以此为出发点,全新阐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课程价值、开发机制、模式,并就谁来开发、如何选择资源、如何实施、如何给予保障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有效指导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实践。并以此为原点,探索积极有效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从而引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作出贡献。
三、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教育理论,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专门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的文献尚为空白,与少数民族课程研究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分析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长期以来使用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严重脱离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提高。第二、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相脱离,使民族教育丧失了丰富、提高、创造和更新民族文化的功能。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范本的现行少数民族教育,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上都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脱离,轻视了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第三、课程内容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特有文化背景及由此带来的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第四、学校课程更多的关注以主体民族为对象的内容体系,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因,大量的科学理论概念都缺乏相应的术语,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存在许多困难。
2、重建少数民族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教育及教育内容的特殊性。认为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具有双重性。二是有研究者通过民族儿童生活空间的研究,寻求民族教育课程建设的心理学依据。三是从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中思考我国民族教育课程问题。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了介绍,在明确了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产生的背景与我国民族教育的背景异同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原则下建构了我国民族教育课程本土化的目标、途径、模式。
3、探讨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
关于民族教育课程目标,有四种基本观点:第一、认为少数民族教育课程在目标取向上“在兼顾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应侧重突出经济功能”。第二、认为少数民族教育课程在目标取向上应侧重文化功能,具有文化的选择、整理、加工、保存、传递、交流、吸收、排斥、融合、更新、创造等功能。第三、认为民族教育课程的目标取向既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需要,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第四、认为少数民族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应引入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理念。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课程设计,主要分析了制约民族教育课程设计的因素及设计原则。提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需求低、办学条件差、宗教势力的影响和文化价值的冲突、“双语”问题是影响民族地区课程设计的制约因素。课程设计应坚持多元性与一体性相结合,本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需求性与可行性相结合,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课程内容,提出坚持与宗教相分离,但在内容上要恰当地处理课程和教材内容避免触犯宗教禁忌与民族感情。提出加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降低课程难度,实行一纲多本;渗透民族文化,注重课程内容的民族性、多元文化性;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注重课程内容的乡土性、多样性;注重课程内容对民族儿童的适应性及发展性,增加课程内容的弹性。
关于民族教育课程结构,提出应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以文化知识为主的课程结构,开设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使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在课程管理上,提出在课程政策上要为民族地区探索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在课程模式上,提出建立国家统整课程、民族地区统整课程、学校整体课程三种模式。并就民族地区统整课程模式,以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的实验研究。在民族教育课程实施方面也有零星研究。
反思少数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取得的成果,成绩与问题并存、责任与挑战同在。反映出几方面的问题:
1、缺少一种深遂而宽广的视野
课程的理论基础是课程得以确立的根基,是课程诸方面研究的出发点。从现有研究来看,民族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仅从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性、民族儿童生活空间的特点以及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视野中加以阐释。2、缺乏必要的现代课程理论透视
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涉及课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如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但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应该是什么的层面,对为什么、如何实现等问题缺乏现代课程理论的透视。比如在少数民族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中,往往忽视对民族教材编制的目标、设计、实施、评价编制过程的全面与系统的课程学考察。
3、缺少定量、实验方法的参与
从对已有研究成果采用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是经验、定性的方法,而定量和实验方法较少。尽管这些研究仅笼统地研究了少数民族中的教育课程问题,自身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并不能否认这些成果会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和可资参考的文献。本研究将在充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一个新的视角展开研究,从一个侧面尝试理论解决少数民族教育课程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问题,从而丰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研究。
四、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总体框架和目标
本研究是想通过对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系统研究,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地方课程的价值、开发机制、课程资源、课程模式等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描绘地方课程开发基本图谱,丰富与发展课程理论,为地方课程开发的有效落实提供策略指导。具体言之,目的有三:
1、理论上:深入探讨作为地方课程特例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层面。
(1)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价值的诠释,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认识地方课程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对西北少数中地方课程开发机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模式等方面深入系统的理性思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地方课程开发过程的要义。
2、实践上:调查、整理、分析目前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面,使之与理论研究相互反馈与碰撞,确保理论研究血肉丰满。
(1)比较、介绍国外地方课程、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类型、模式及有关内容,为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2) 对国家教育基础教育改革课程实验区地方课程开发实践进行调查、访问、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实践中的问题给予全方位的理性思考与回答。
3、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地方课程基本理论问题,探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操作层面的几个重要问题,从而对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实践产生指导意义。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
2、地方课程内涵解读,通过历史回溯与理论研究对地方课程内涵及课程价值进行深刻分析与诠释
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现实选择
4、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课程资源建设
5、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课程模式研究
6、教师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本研究有六个子课题:
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主要研究路径是深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对现有地方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和研究。这一子课题是本研究锁定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
2.地方课程理论研究。主要对地方课程内涵及课程价值进行深刻分析与诠释。并将其视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原则及指导思想层面的规范、课程开发的方法之镜。
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研究。一是通过比较与分析,提出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中存在模式;二是分析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及课程开发模式的利弊。提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现实选择。
4.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课程资源建设。从课程资源的概念、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开发与利用三方面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微。该子课题将是本研究的重点和点睛之笔。
5.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课程模式研究。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独特的价值和课程资源特征,反映在课程结构上,需要进行必要的转换,形成独特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进行地方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6.教师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探讨多元文化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就我国现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态度、多元文化教育态度进行调查,这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课程改革,开发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特征的地方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
(三)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问题---解决”范式为总体思路。首先,走进现场,与实践近距离接触,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以此为“问题之源”展开研究。其次,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理性地分析,拓宽现有对地方课程认识的视野,全面深刻阐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寻求“方法之镜”,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再次,以国内、国外现有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归纳、比较为视角,构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依托课题组成员的学科基础探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以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方法,对课程资源建设做出探讨;并根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特点,借鉴国外多元文化课程模式演进的经验,尝试举要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应有的设置模式。最后,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智能培训策略的研究,探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施问题。
研究方法:田野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
五、调研计划:
2006年3月—2006年7月以新疆等省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为始,了解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现实进行扫描,以此作为锁定研究内容的前提。
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与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学视角的调查研究,形成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2007年10月—2008年2月对国内外地方课程的理论构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模式和地方课程的类型。
2008年3月—2009年12月,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个案研究。并逐步完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系列丛书。
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和创新
1、按照“问题---解决”的研究思路和设计,本研究的重点。
2、难点将表现为:如何从理论广度与深度探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价值、构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类型、梳理课程资源、理清课程模式、建立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既需要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也需要多种学科的理论支持。如何获取资料、如何分析、如何比较,如何建立课程资源案例库,难度较大,费时较多。同时该研究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从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又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个案研究,既有理论的建构,又有实践的检验。为此本研究研究的另一难点将是如何依各部分研究目的与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诸如文献分析、比较、问卷调查、访谈、参与观察、个案分析等方法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结论的真实、科学、有效。
3、创新之处
(1)理论上,对地方课程的特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丰富发展地方课程的理论,从一个侧面填补地方课程系统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丰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2)实践上,通过个案分析、参与观察、访问、座谈、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予以关注,并以此为出发点,全新阐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课程价值、开发机制、模式,并就谁来开发、如何选择资源、如何实施、如何给予保障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3)联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研究,有助于从多种视野盘点和梳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课程资源,从而为开发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学科支持.
七、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
1、本课题预计研究时间为三年,时间进度如下:
2006年3月—2006年7月赴甘肃、新疆等省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线,了解课程改革情况,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现实进行扫描,以此作为锁定研究内容的前提。
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与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学视角的调查研究,形成地方课程资源库。
2007年10月—2008年2月对国内外地方课程的理论构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模式和地方课程的类型。
2008年3月—2009年3月,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甘肃甘南地区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个案研究。并逐步完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系列丛书。
2、中期成果:包括三方面内容:
(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以新疆为例。(2006年9月)
(2)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课程资源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以吐鲁番地区为例。(2007年2月)
(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模式研究(2008年3月)
研究成果使用去向:
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和地方课程开发有关人员。并在教育学和民族学相关核心期刊发表相关成果。
3、最终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为:系列研究丛书。具体内容包括《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建设――个案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研究――基于课程能力的审视》等。
使用去向为: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和地方课程开发有关人员;课程理论工作者和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