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5期(总第18期)

发布者: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5-12-16浏览次数:369

首届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9月26—29日,以“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首届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西北民族教育发展中的文化作用,在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会议邀请到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我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
     当前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问题是本次研讨会讨论的热点。与会专家、学者就今后教育人类学今后的研究取向、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重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在谈到我国教育人类学今后的研究取向时,有研究者回顾了我国教育人类学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后,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二是注重对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三是注重主流文化的研究。研究中还对我国教育人类学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预期,认为今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在:一是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将会进一步拓展,会增加国外民族志的研究;二是社会教育问题将是中国今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三是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将是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对北美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后认为,认为我们的教育人类学要向心理学科借鉴。认为北美的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发展人类学的学科特色,即扎实的田野工作;二是强化教育科学的问题意识,关注当代教育急需解决的课题,尤其是“学”的方面的问题;三是走向开放,跨学科的借鉴,尤其是向长于个体层次分析的心理学等学科借鉴,以弥补经典人类学偏重层次分析的局限;四是深化对母学科——文化人类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其核心概念——文化的认识。
二、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
     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是本次研讨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与会学者紧紧围绕教育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研究、人种志研究的取向和范式、教育人种志研究的伦理道德要求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有研究将人类学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当中,借鉴人种志研究范式,形成了课堂志。并对课堂志的研究进行了全新的理论建构和研究中面临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答。研究认为,教育人种志是教育研究者对“人种志”这一研究方法的跨学科应用。教育人种志研究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以参与观察和整体性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即搜集资料;另一个是教育人种学,即对实地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和概括,形成独特的研究成果。同时认为人种志研究的要点是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参与相当困难,但不得不承认在这类研究中,做“局内人”很重要。许多好的方法需要凭借在研究实践中研究经验的积累。在研究的过程中,很多研究的预设的问题都要根据研究“场域”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因为预设的问题只是理论构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在具体的田野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一定要搁置前见,不断修正自己预设的问题。研究过程中第一次去“现场”只是在感受和发现问题,而并不是研究问题。和很多“志”的研究一样,问题都是在具体的“场域”和情境中产生的。
     有研究者对教育人种志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考察。认为教育人种志是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既与自然科学研究认识论具有共同点,也有特殊的要求,是一种特殊的经验研究。教育人种志追求的真理是部分真理,一方面反映了其认识论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教育人类学学科性质使然。强化理论积累对于克服教育人种志认识论的缺陷、促进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研究认为在人类学的发展中,人种志促成了人类学的产生,并且吸收和借鉴了自然科学的一切研究方法,发展成了科学的人种志。无论何种人种志都是特殊的经验研究。教育人类学应该坚持求真的原则和立场。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在用自然科学的真理观来衡量教育科学的研究,但程序上的合理并不代表结果上的真实,人种志的研究遭遇到了很多困难。
     在人类学的发展中,“田野工作”的概念几乎成了研究方法的代名词。如果按照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经验的方法不能脱离一定的理论背景。在讨论中,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人类学的发展,田野研究非常重要,但要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做基础。同时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场域”中进行的,有些情况下,对具体场景的解释和说明不仅与地方性知识有关,也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有关。
     有学者从人种志研究的伦理道德要求探讨了人种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认为教育人种志体现了质的研究取向的特点,研究者要遵循自愿与“不隐蔽”原则,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的原则,保证研究目的和过程合法、合理、公正的原则,以及研究结果的互动反馈原则等,这是提升研究质量的前提。除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立场之外,研究者与资助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关系,研究对象的主观体现及配合支持,研究选题的价值和社会意义等,都直接影响着教育人种志研究的伦理道德水平。认为研究的伦理要求不仅仅是针对研究者的,更是针对研究对象的。有些伦理要求表面看是道德问题,但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民族研究中,对民族宗教信仰问题的尊重等。另外教育人种志研究的伦理要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能不带有感情色彩,但要尽可能地去避免。人种志研究要注意研究规范,不能是研究素材的简单堆积。研究认为: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与质性研究都属于教育人种志研究的范畴和领域。研究的具体方法要和具体的学科相结合,只有在在具体的学科背景中才能运用自如,同时对研究的伦理要求的理解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过程上,如目前人种志的研究已遭遇到了表述伦理的尴尬局面。
三、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
     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是与会专家、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人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教育人类学在自身的学科建设上还很薄弱。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有专家指出:教育人类学是特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其研究由最早注重原生态的研究转向对民族亚文化的研究,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所赋予的。中国教育人类学有其独特的教育实践,它要完成中国教育人类学特定的任务——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认为现代社会是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基础;独特社会实践形成特定的学科主题。认为在当代人类学的学科主题建构中,凸现出了如下一些特征:突出整体人类教育发展;突出主流文化和现代教育发展;凸现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主题。认为明确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科学主题,既是关系正确运用教育人类学方法、发挥学科功能的主要问题,也是关系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大事。
     有学者从学科性质的角度审视了学科建设的问题。认为我国教育人类学有双重学科属性,它首先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而存在,可以看作是人类学的部门学科;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科的基础性学科,与此相关,应该和倡导教育人类学应该具有的学科精神,该精神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田野精神;善待别人、尊重他者的包容精神和兴教为民、旨在智民的人本精神。只有这样界定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才有利于加速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性转型和教育品质的提升。在我国,给予人类学的存在意义也许在于对其研究对象的“正视”、“敞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与情结,在于以发现新的、符合实际的情况和现象为乐的求真精神,也在于加速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性转型和品质的提升而可能和应该做出的积极努力。
     研讨会上,作为加强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就冯增俊教授、万明钢教授主编的《教育人类学教程》(2005)的修订和今后教育人类学教材的编写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冯增俊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教育人类学教材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修订时要在综合性上多下工夫。教育人类学教材应该包涵教育观和人类观。这本教材修订的目标就是让这本书更加教材化,要能适合大多数教师培训和教学的要求。教材要及时的反映出当代教育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做到编写教材和教学融为一体。为了更好得做好教材的修订工作,冯教授希望大家对教材整体框架和章节的安排要认真考虑,参编的所有作者要定期参加统稿会,协调并统一有关事宜。
     另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中文化的断裂与教育的使命、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现象、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教育、日本中小学宗教教育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召开首届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对于推动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借助于这样的平台将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集合、联系、互动起来,增强了学术交流,推动了学科发展。与会者一致认为,成立和组织教育人类学的相关学术组织是大势所趋,这次会后,将通过各方积极的努力,争取搭建交流的平台,使今后的学术交流常态化。

报内部:主管校领导、学校社科处、中心各主任
报  送: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社科委秘书处办公室、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各有关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教育厅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处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         2007年10月20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