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是教育部支持基地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基地科学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期《成果简报》就本研究基地在研的六个重大项目的进展状况作简要介绍。
重大项目之一:
项目名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06JJD880017)
项目主持人:张学强
所在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自2006年12月本项研究课题批准立项后,于2007年3月举行了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征求多名民族教育研究领域专家意见后,进一步明晰了项目的研究思路,适当调整了研究框架,充实了各子项目的研究内容,在课题负责人张学强教授的组织、协调下,课题组成员分别进行了以下八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包括:
1、民族权利与国家利益:中美少数民族教育与国家政权互动及其比较研究。在明晰解说“民族权利”与“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以这两个基本概念为基本主线,分析了中美少数民族教育与国家政权的互动关系,并从互动过程、互动结果和互动前景等三个方面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了学理上的比较。
2、理念自觉与政策自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的行动路径。主要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认为,其同质处在于各自理论都具有解释性与发展性,异质性表现在: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民间成分,其所由形成者是理念的,比较而言,由于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实践一直是在民族政策的框架内运行的,我国民族教育理论主要是作为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补充而出现的,是解释性的,其实质在于“政策性”,它是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释放,其所由形成者,是政策主导的,其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美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民族教育(少数族群教育)领域客观存在并发挥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分别对中美两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价值倾向及其主要内容、特征、影响等进行了具体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两者的异同,对基于本土化的立场完善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4、中美两国双语教育比较研究。双语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主要对中美两国双语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内容、模式等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对于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本质,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提供对策建议。
5、“肯定性行动计划”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关于中美高等教育领域的比较。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多族群国家,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推行基于族群的倾向性政策。本文对中美两国倾向性政策的实施背景、实施状况、问题及争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提出了对策。
6、中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比较研究。对少数民族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直接影响到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干预态度与干预策略。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主要对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对美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阐明了如何合理借鉴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研究水平,为科学合理地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提供理论借鉴。
7、中国少数民族与美国少数族群课程理论及课程实践问题比较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中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少数民族教育领域课程研究的进展,分析目前美国少数族群教育中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相关的课程理论研究,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领域课程理论研究水平,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课程体系。
8、面向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本研究主要对美国在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态度、观念、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析,目的在于使我们正确认识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与观念,形成并提高面向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与教学能力。
本项目的研究进展较为顺利,除了少数子项目的研究仍在进行外,大多数子项目的研究已完成,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形式为:
1、撰写了系列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不仅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价值,同时也针对当前民族教育研究及民族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本质特征、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政策体系、提升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水平、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除了部分尚未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外,已在《民族教育研究》、《贵州民族教育》、《外国教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比较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等刊物上发表了十五篇学术论文,多篇被《高校社科学报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民族教育)》转载,相关学术论文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二次学术年会及中国民盟高等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并作大会报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通过课题的研究提升了研究团队的科研水平,培养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的研究素养。通过近三年的研究,一些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教育科学研究上快速成长起来,有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单位的学术骨干,多名参与课题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已考入浙江大学、西北师大继续攻读教育人类学及教育史等专业博士研究生。
目前,本项课题的研究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预计整个项目于2010年3月左右完成,撰写结项报告并进行结项。
重大项目之二:
项目名称:“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及其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80016)
项目主持人: 何 波
所在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及其政策研究》的进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
1、2008年项目组对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藏民族居住地区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2、收集各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自治条例等地方法规文件近100份
3、2008年、2009年召开了全省双语教学研讨会,收到论文200余篇,编辑论文集2本
4、撰写学术论文10余篇
公开发表5篇学术论文:
(1)“青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何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2)“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 扎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3)“论我国法律架构中的民族双语教育” 何波 民族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
(4)“教育制度的民族特性” 何波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期
(5)“论全球化过程中的双语教育” 何波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待发表6篇:
(1)“论青海地方法规架构中的双语教育” 何波 《青海社会科学》
(2)“论权利视野中的双语教育” 何波 《当代教育与文化》
(3)“双语教育的文化解释” 何波 《教育学报》
(4)“藏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何波
(5)“藏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建构” 何波
(6)“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认知规律研究” 才让措
5、硕士研究生围绕课题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
(1)中加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2009届硕士研究生 郭辉 导师何波
(2)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及启示——2009届硕士研究生 白贝迩 导师何波
6、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1)2008年何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年会,并在大会交流“我国法律架构中的双语教育”的论文
(2)2009年何波提交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年会论文“双语教育的文化解释”
7、其他成果情况:
(1)《青海基础教育发展研究》获青海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
(2)依托项目获得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青海省首批唯一的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建设项目
重大项目之三:
项目名称:“西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构建与教育公平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80238)
项目主持人:金东海
所在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一、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本课题于2007年11月获得批准后,课题组按照工作方案开始进行第一阶段准备工作,并于2008年3月由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基地组织开题,课题组按照社科司专家评审意见和开题组意见,对课题研究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研究重点放在民族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构建方面。
课题组按照计划书设计,于2008年1月完成调研工具设计(学校、学生、县教育局),并搜集和整理课题相关文献。按计划准备于2008年3月开始调查。但由于去年西北民族地区分裂分子制造动乱,民族地区调研无法按时进行,故调查推迟于2006年6月进行。调查在甘、新、宁3省(区)6个样本县进行,共历时35天,由3位教师带领25位研究生完成。调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培训,调查中每天对采集数据和信息及时核对修正。调查中存在主要问题是,新疆地区的民族语言沟通发生一定困难,影响了部分数据的信度,1个县未提供县教育经费数据,多数县民政部门不配合提供农村贫困家庭基本数据。
2008年9月课题组完成了数据库建库和数据录入工作。数据录入后全部进行了复核检查。
从2008年10月开始,课题进入研究第二阶段,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和研究生先后组织多次研讨会议,对文献、数据、政策进行研讨。以形成共识和基本观点。目前,课题组已发表论文5篇,并有多篇正在组织之中。调查报告框架已设计完成,并已完成报告的第2、4、5部分的初稿,其他部分正在积极撰写。
下一阶段,课题组的工作主要是继续组织撰写论文,完成报告初稿。并在此基础上,尽快撰写调研成果简报,挂在基地网站。
按照社科司课题立项书下达时间要求,课题组确定于2010年底前完成课题报告。报告出版时间约在2012年中期。
二、代表性成果简介(基本内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目前已公开发表5篇学术论文,包括金东海教授等完成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2期)、《国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资助的关联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6期),马微等完成的《宁夏农村学生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第2期),张世红等完成的《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状况及其展望》(《辽宁教育研究》2008第6期)等主要论文。
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论述如下:
1、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贫困人口数量比重高,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及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尤以民族聚居地区占比例最高。贫困家庭教育支付能力低下,以2006年为例,民族扶贫重点县人均收入1831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教育支出仅为92.5元,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5.7%。 当年,民族扶贫重点县平均每个学生教育费用支出1115.8元,其中学杂费和书本费为518.8元。对于家庭经济更为困难的绝对贫困和低收入家庭来讲,597元的教育负担更是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二类家庭都有可能负债维持子女上学。
2、民族地区贫困学生教育权利和受教育过程贫困问题分析
目前,民族贫困学生的就学资助主要限于“两免一补”,很少提供“两免一补”之外的教育花费,如学习用具、课辅资料、交通费,以及其它与上学有关的费用方面。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的结果是不能与其他学生一样接受公平的“同质”教育,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能充分保证其基本的受教育权利。
民族贫困家庭儿童就学权利的贫困与就学过程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儿童辍学和失学的风险程度高;(2)就学过程中学习资源和条件十分匮乏。
3、实施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就学资助的政策建议
一是推进民族地区“两免一补”政策成为持续、稳定的学生就学资助制度;二是建立专门针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就学资助制度;三是科学、合理的确定民族贫困学生资助对象;四是贫困学生资助应当纳入农村“两免一补”体系。
我国专门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资助的成果很少,一般研究主要是针对学校和地区探讨义务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论文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了贫困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个人就学资助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资助提出了相应建议,在该领域形成影响,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理论空白。
重大项目之四:
课题名称:西北民族聚居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80239)
项目责任人:张俊宗
所在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一、项目研究的进展
按照项目计划,截至目前,项目研究的进展如下:
一是完成了调研报告。课题组先后赴四川省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宁夏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4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完成了调研报告初稿。并将调研报告反馈给上述四个调查研究对象,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课题组拟在2010年元月上旬课题组进行讨论、审定。
二是完成了咨询报告。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拟定了报告框架,后分头完成了项目的咨询报告,课题组拟在2010年元月上旬课题组进行讨论、审定。
三是完成了成果著作的初稿。2009年9月初课题组召开会议,经过广泛讨论,形成了成果著作的框架,全书共由7章内容组成,主要涉及绪论、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办学功能、定位;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双语教学;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工作;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社会服务和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管理等。经过4个月的撰写,目前均完成了著作的初稿。课题组拟在2010年元月上旬课题组进行讨论、审定。
二、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5篇,分别为:
1.张俊宗,《民族聚集区高校的办学功能及其实现途径》《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2.姚爱国,《大学与社会共生: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高校发展的必然抉择 ——从威斯康星大学的成功经验谈起》《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第24期
3.宋生涛,《浅谈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社会服务》《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年第12期
4.刘娜,《论高校的社会服务》,《资智文摘》2009年第12期
5.王纬,《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高校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初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待公开发表论文7篇(还有几篇在进一步完善中),分别为:
1.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困境的实然性分析
2.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开展的保障性分析
3.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模式分析
4.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角色的识读分析
5.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实践
6.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五所民族院校的调研报告
7.兼职教师——民族聚居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重大项目之五:
课题名称:“西北少数民族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 (项目批准号:08JJD880240)
项目责任人:王宗礼
所在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自2008年12月项目正式获准立项以来,在基地的大力支持之下,项目负责人按照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认真修改完善课题研究设计,根据研究设计组织开展了研究工作,现将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时充实了研究队伍
本课题属于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的结合,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田野工作,涉及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而原申报的课题组人员力量要完成大规模的田野工作力量显得有点不足,因此,课题组负责人根据研究的需要,在原有课题组成员的基础上,充实了谈正好副教授、金建萍讲师、陆春平副教授、高成军讲师等田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到课题组中,并组建了以社会学专业、政治学专业、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田野工作队伍,充实了研究力量,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开展了理论研究
课题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的文献资料,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撰写了文献综述,进行了理论研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至2009年11月,课题组成员共撰写学术论文4篇,研究报告2篇,文献综述2篇。如王宗礼教授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在全国民族宗教高层论坛上进行了大会交流,并被收入大会论文集,高成军、谈正好完成了《国家建构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论文,已经被有关学术期刊采用,岳天明副教授完成了《美国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金建萍讲师完成了《日本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报告,马克林副教授完成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的前沿进展》、《近20年来美国公民教育研究的理论进展》等文献综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撑。
三、进行了大量田野工作,收集了一批第一手资料
田野工作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组精心设计、扎实准备、认真组织实施,目前田野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取得了一批第一手资料,正在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1、研究制定了田野工作方案,设计了抽样方案和调研问卷。本项目研究主要采取实地研究、问卷调查、访问法等田野工作方法。课题组研究制定了以实地观察为主要内容的开展实地研究的方案,设计了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案和调研问卷,制定了访谈提纲,为田野研究工作提供了蓝图。
2、培训了田野工作队伍,开展了实地研究。根据田野工作的需要,我们选拔了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专业的26名硕士研究生组建了4个田野工作小组,配备了带队和指导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重点培训了田野工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了他们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在2009年暑假期间,4个小组奔赴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此同时,还派了10多名研究生深入甘、青、宁等省区的农村进行10-20天不等的住村调研,已形成包括调研日志、访谈资料、调研报告在内的近35万字的调研成果。
3、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根据抽样方案,我们在西北民族地区运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了研究样本,发放问卷1500多份,收集有效问卷1300余份,正在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中。计划2010年暑期,还将开展一次集中的实地研究和问卷调查。
4、召开小型专题研究会议1次,对田野工作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探讨了改善田野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乌鲁木齐“7·5”严重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的影响,在新疆地区的调研工作未能有效开展,仅有一名课题组成员赴新疆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的资料很有限,影响了研究进展。
2、西北民族地区民族成分较多,语言和生活习俗各异,宗教氛围浓厚,田野工作缺乏双语人才和少数民族本民族成员的参与,影响了田野工作的展开及效果。
五、改进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高度重视基地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研究设计,充实研究力量,加大工作投入力度,组织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按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积极吸收双语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本民族研究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扩大田野工作的范围,提高田野工作的质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基础。
3、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研究视野,充分反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重大项目之六:
课题名称:“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项目批准号:08JJD880234)
项目责任人:芦平生
所在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在近一年的研究中,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已经形成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该研究成果于2009年12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阶段性成果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摘编如下:
本书继承我国民族体育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运用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地理学、人类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素质提高、民族团结、边境稳定为标准,站在21世纪建立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度,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社会基础、项目与分类、内涵及特征、社会价值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并就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审视。
本书共十一章,约17万字,其中用较大篇幅揭示了西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这些丰姿绰约、特征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各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中创造、发展和提炼出来的,体现着特定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各民族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共鸣效应。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具有就地取材,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经济价值,又有寓教于乐性强、健身价值高的特点,突出身体活动的技巧性、艺术性和娱乐性,风格淳朴,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优势。它内廪的文化魅力和文明价值闪烁着不灭的慧光,它恩被的历史灵彩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恩被着现实。因此,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为西北民族地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从而以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孕育学校体育文化;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打造品牌课程;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特色课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凸现体育课程独特的内涵和办学特色,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在历史反思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发展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出了八点建议,即第一,建立保障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框架;第二,发挥区域优势,打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瓶颈;第三;加强法治建设,以法治体,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置于法治运行的环境中;第四,利用本区域独特的体育人文资源,加快体育资源的开发;第五,大力推行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第六,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保障少数民族体育正常开展的资金体系;第七,解放思想,开拓进去,推动西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第八,制定适宜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大发展。这些建议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相信在全面建设西部小康社会进程中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报内部:主管校领导、学校社科处、中心各主任
报 送: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社科委秘书处办公室、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甘肃省教育厅办公室、科研处,甘肃省财政厅办公室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 2009年12月25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