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万明钢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与意义
基督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传播历史,基督教信众遍布于我国各个地区和各个社会阶层。近年来,随着社会急剧的转型,基督教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得到较快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相当数量的信众。据1997年10月16日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其中基督教(新教)徒约1000万,天主教徒约400万人。之后的十年,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加,在信教人数增加的同时,出现了“知识精英”教徒(陈村富,2005)。青少年信徒也有所增加。浙江省青少年信教现状调查及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底在“长三角”浙江省范围内组织的“青少年信教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浙江省有约7%的青少年信仰宗教,以信仰基督教为主。沈汝发(2001)在对南京市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基督教信仰者中,信教程度“较深”者占主体,大多数的青少年信仰者对宗教信仰比较虔诚和投入。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农村地区,基督教也得到较快的传播和发展,据我们的前期调查结果来看,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的蔓延和发展状况趋于多元化(万明钢,2008)。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宗教信仰者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基督教在我国农村地区的传播,必然引发对农村青少年主导价值观念的冲击,给价值观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带来诸多困难,影响到农村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也必然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基督教在青少年中传播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和宗教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认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基督教青少年在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宗教信仰发生的变化,宗教信仰和学校教育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并据此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无疑能够为信教青少年的教育及健康成长提供依据,对于我们发挥宗教信仰的积极方面,抑制其消极方面,引导青少年的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协调好宗教信仰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对信教青少年采取恰当地教育措施,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为宗教传播地区的学校教育服务是极为有意义的。此外,对于中国人是否存在纯粹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怀,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疑问。对于基督教本身的研究,以及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生存、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文化结构等方面的联系,均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社会特征的研究更需要具体的实证研究。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研究,更多是西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照搬,以西方宗教模式的宗教理解来判断中国人的信仰活动,较少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和中国宗教的精神特点出发来探讨中国人的宗教实践和信仰特征,因此,如何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找到契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范式,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研究在对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的传播状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基督教信仰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信教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的社会化过程;宗教信仰的内化和改变的社会心理机制;社会转型和变迁对信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影响等问题。我们期望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人宗教信仰疑问的解释与理解,从而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因此,本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原创性的特点,并有理论开拓之意义,亦有实践指导之价值,对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研究当前基督教在西北农村地区青少年中的传播是具有重要学术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研究始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贯彻执行的80年代末。但许多研究仅限于理论思辨和分析,实证研究较少,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范洪、易宏伟(1986)的“青年与宗教”;戴晨京(1987)的“青年信教问题分析”;谭刚强(1987)的“关于民族地区青少年信教问题思考”;张坦(1988)的“对贫困地区青少年信教问题的调查和思考”;吴坤(1991)的“徐州市青年信教情况调查”;徐朝亮(1997)关于在青年学生工作中如何应对西方宗教渗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这些研究的基本研究路径是:先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探讨青少年信教原因、特点以及宗教对青年的影响,之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基础上的分析仅表现在较少部分的研究中。
新世纪之后,调查研究逐渐增多,如赵社民(2004)通过对河南省部分村镇青年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农村青年宗教信仰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农村青年信教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左鹏(2004)对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的调查;戴嘉宝(2004)对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章军和黄剑波(2008)通过问卷研究了宗教信仰对基督教青少年社会行为、心理状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杨宝琰和万明钢等人(2008)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了西北某农村地区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发现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出现了分化,认为世俗化将会带来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总之,这一时期的研究无论从数量上或是质量上比前一个阶段都有很大的进步,大都基于问卷调查,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信教青少年在宗教信仰问题上的一些特点,分析和描述了青少年信仰宗教的主、客观原因,有助于我们认识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状况,但也表现出某些不足。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关注的多,缺乏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宗教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不断调整自身对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影响分析不够,较少有研究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思考架构中去理解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造成分析单一,难以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第二,现状调查较多,对青少年宗教信仰形成和变化模式,宗教价值观的社会化过程研究不多。现状调查对青少年的宗教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接受宗教信仰途径、方式和内容的了解缺乏深度,造成对青少年宗教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认识不够,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也就缺乏针对性。
第三,研究都比较单一,不同程度地存在方法、取样及内容方面的问题。这些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适合于对问题的宏观了解和整体把握。但是,若要深入地分析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宗教经验以及宗教信仰的变化发展过程时,问卷调查法则不能理想地帮助我们实现研究目的。
第四,目前,建立在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之上的“宗教市场理论”是当前西方宗教社会学占主导的研究范式,由于忽略了东亚社会的宗教信仰特征,其在华人社会的适应性备受争议。如我国学者卢永峰(2008)和范丽珠(2008)认为仅以宗教市场理论研究中国宗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谨慎的使用。华人学者杨凤岗通过对海外华人基督徒的田野调查研究,构建了自己的“叠合认同”理论来解释海外华人基督徒的认同建构策略和社会适应及融合,对于如何在我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研究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三、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可以用“三个阶段,七个方面的问题”来概括(见下图),三个阶段是指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时间段,七个方面的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每个研究阶段有可细化为不同的问题重点,逐层递进完成课题的研究目标。
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系统研究和评论国内外学者有关青少年宗教信仰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尝试结合我国实际(特别是我国宗教信仰政策)将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本研究中,并着手进行第一次田野调查,以了解研究对象和现场,在此基础上制定后续的田野调查计划,编制调查问卷和其他相关研究工具。在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展开正式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的传播现状的研究,1、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形成的途径和方式; 2、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社会化的模式与机制;4、基督教青少年宗教皈依和身份认同的社会心理机制;5、社会转型和变迁对基督教宗教信仰的影响;6、宗教信仰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将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纳入到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之内。期望通过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研究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传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中展示出基督教在西部农村地区传播对青少年教育造成的影响,在研究的最后阶段,针对第一和第二阶段调查所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政策,进行实际的、全面的理论分析,以期建构符合我国国情和宗教特点的信教青少年信仰教育的策略与模式,这也是本课题的第七个研究的问题。
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 |
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评析 |
第一次田野调查:了解研究对象和现场 |
根据文献综述和田野调查编制问卷 |
制定后续田野调查计划 |
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宗教信仰社会化的模式与机制 |
宗教皈依和身份认同的社会心理机制 |
社会转型对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影响 |
宗教信仰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
宗教信仰形成的途径与方式 |
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 |
建构基督教青少年信仰教育的策略与模式 |
四、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1、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传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主要针对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的传播模式和途径,发挥的社会和心理功能,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世俗化对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旨在从宏观上把握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中的传播现状,了解基督教在西北地区青少年中传播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影响,世俗化、现代化对基督教的挑战。
2、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社会化模式与机制研究,主要是从基督教青少年宗教信仰社会化的途径与方式入手,了解宗教信仰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宗教信仰内化和改变的社会文化和个体心理条件,基督教青少年在社区和家庭中接受宗教价值观的途径、方式和内容,基督教青少年对宗教的态度以及参与程度,从而了解其宗教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
3、基督教传播地区的宗教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是对基督教传播地区的主日学校的宗教教育和基督教家庭的宗教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学校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宗教教育政策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宗教信仰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多元文化教育和基督教学生宗教信仰的关系,进而建构符合我国国情和宗教特点的基督教青少年信仰教育的策略与模式。
4、基督教青少年宗教皈依和身份认同建构的实证研究;基督教青少年自幼受到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双重浸染,基督教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他们的母文化,是文化上的双重身份,这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必然给基督教青少年带来文化上的冲突,面临认同传统文化或是基督教文化的矛盾。本子课题通过洞悉基督教青少年宗教皈依和身份认同建构的逻辑认识中西方文化冲突和适应的模式,从而为消除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地区青少年的文化冲突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本研究拟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范式。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从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利用多种方法,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与技术的使用,遵循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研究基督教在西北地区青少年中传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中展示出基督教在西部农村地区传播对青少年教育造成的影响,理清基督教在青少年中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基督教在西北地区青少年中传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青少年宗教信仰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以及社会转型和变迁对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影响是课题的研究重点。其中对西方宗教社会学和宗教心理学理论的普适性检验,研究工具的选择和制定,对研究群体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了解,质、量二元分析框架的整合,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现场的进入,不同文化群体比较标准的确定是研究的难点。
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系统梳理西方学者在宗教心理学和宗教社会学等方面的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思考建立契合中国基督徒研究的方法和技术;2、针对以往研究仅限于现状调查,本研究将从青少年社会化途径入手,了解信教青少年宗教信仰形成的途径、方式和内容,青少年对宗教的态度以及参与程度,从而了解其宗教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3、从研究方法来看,本课题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理论思辨和问卷调查的单一研究模式,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结合运用,重视田野研究,这样在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报内部:主管校领导、学校社科处、中心各主任
报 送: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社科委秘书处办公室、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甘肃省教育厅办公室、科研处,甘肃省财政厅办公室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 2010年7月15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