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鉴教授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子建教授、尹弘飚博士于8月22—27日来访中心。访问期间,双方就今后科研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李子建教授、尹弘飚博士还向中心研究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做了相关学术报告。
8月25日上午,李子建教授在中心六楼报告厅向中心研究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做了《香港课程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史学观》的学术报告。报告紧紧围绕“课程史”相关概念的简介与研讨、三个课程与学校改革的经验及香港课程与学校改革的反省等问题进行。报告通过对9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课程发展历史和香港回归后课程改革的历史脉络及发展阶段的回顾,反思了目标为本课程变革的经验、“跃进学校计划”理论与反思及新高中通识教育的发展等课程改革的模式,指出了香港课程发展和学校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并结合香港课程改革一些成功的个案,分析了今后课程发展的取向。在报告的总结部分,李教授认为:就课程实施的层面来说,学校文化和和领导的动力是及其关键的因素;认为任何层面的课程改革面对反对声音和阻力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吸纳历史的经验,强化沟通,争取认同,以确保改革的自我更生的动力。报告会上,师生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报告会由王鉴教授主持。
8月25日下午,尹弘飚博士在中心六楼报告厅向中心研究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做了《格物致志:教育研究的两条路径》的学术报告。报告审视了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理论倾向下存在的理论单调乏味、忽视实践多样性的缺陷以及经验研究的“3R”之路,认为研究者应该时刻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构建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因为理论不是对实践目中无人的颐指气使,而是对实践的悉心求证和深刻体悟。实践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始终在考验着理论的解释能力。报告通过翔实的个案分析,阐发了格物致志理念对教育研究工作的启示。整个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报告会由赵明仁博士主持。